導讀:例如身體某部分有發炎現象,使體溫上升,身體為降低體溫,出出汗是最佳管道,這即是所謂的夜間盜汗。
晚上睡覺出汗是怎么回事?
醫學上將在醒覺狀態下出汗,稱為“自汗”;將睡眠中出汗稱之為“盜汗”。晚上睡覺出汗,基本可分成兩種,一是生理因素,一是病態。盜汗是一種臨床常見的癥狀,尤其是久患各種慢性病、體質虛弱之人更為多見。
兒童晚上睡覺出汗是怎么回事?
正常情況下,如氣候炎熱,衣著太多,或運動以后,都會出汗。但是,中醫所指的汗癥,是在沒有上述影響,而是在安靜的狀態下,全身或身體某些部位大量出汗的一種病癥,也稱為“盜汗”或“虛汗”。
這種情況,多發生在2~6歲,體質較弱的孩子身上。你的孩子在冷氣房中,是否也經常滿頭大汗,這或許就是如醫生所說的,“汗水被偷走”(盜汗)了。
睡中出汗,醒時汗止,是盜汗;而無故出汗,則是自汗。汗癥雖有盜汗和自汗之分,但由于小孩元氣未充,皮膚的紋理和皮下肌肉之間的空隙不密,臨床所見,往往盜汗與自汗的癥狀并見。
夜間盜汗,可因幾種原因形成
例如身體某部分有發炎現象,使體溫上升,身體為降低體溫,出出汗是最佳管道,這即是所謂的夜間盜汗。
一般來說,小孩盜汗多數是因為身體虛弱造成的,如果先天胎稟不足,或后天調養失當,都可能形成病因。
以西醫的觀念來看,一般所見的盜汗,大致是由于感冒所引起的感染癥,結核病和心臟病等所造成。
如果你發現自己經常有夜間盜汗的現象,又無法肯定是什么原因所造成的,可在早上起床后,測量一下體溫,假如有持續些微發燒的跡象,那么就得盡早找醫生診治。
成人晚上睡覺出汗是怎么回事
盜汗的病人,有的一入睡即盜汗出,有的入睡至半夜后盜汗出,有的剛閉上眼睛一會兒即盜汗出。出的汗量,相差懸殊很大。根據盜汗病人的臨床表現,可分為輕型、中型和重型三種。
輕型盜汗的病人,多數在入睡已深,或在清晨5時許或在醒覺前1~2小時時汗液易出,汗出量較少,僅在醒后覺得全身或身體某些部位稍有汗濕,醒后則無汗液再度泄出。一般不伴有不舒適的感覺。
中型盜汗的病人,多數入睡后不久汗液即可泄出,甚則可使睡裝濕透,醒后汗即止,揩拭身上的汗液后,再入睡即不再出汗。這種類型的盜汗,病人常有烘熱感,熱作汗出,醒覺后有時出現口干咽燥的感覺。
重型盜汗的病人,汗液極易泄出。入睡后不久或剛閉上眼即將入睡時,即有汗夜大量涌出,汗出后即可驚醒,醒后汗液即可霎時收斂。再入睡可再次汗出。出汗量大,汗液常帶有淡咸味,或汗出同時混有汗臭。汗出甚者可使被褥浸濕,一夜非數次替換睡裝則無法安睡,有個別重證病人能使被褥濕透,被褥較薄或用席子時,汗液可在床板上印出汗跡。這些病人常伴有明顯的烘熱感,心情也表現的煩燥,汗后口干舌燥,喜歡涼水。平時可伴有低熱或潮熱,五心煩熱,顴紅,頭暈,消瘦,疲乏不堪,尿色深,尿量少,大便干燥。
輕型與中型盜汗,對身體損傷不會太大,但重型盜汗病人,時間久了常會使病情惡化,向“脫癥”發展,嚴重威脅著患者的健康與生命安全。